近年来,电子门锁不断推陈出新,提高了生活便捷度,成为众多消费者青睐的家居设备。但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,17.1%的网售电子门锁质量不合格。
近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又发出消费提示,提及“电子门锁故障困人”和“门锁异常开启”是消费者反映最为突出的两大问题。在走访调查时,记者还了解到,握把与面板合一的电子门锁存在夹手风险。
故障困人
核心部件锁体质量差
上午9点,朝阳门内大街“开锁大王”门店,“锁王”黄永强正在店里接听求助电话。从1999年至今,这家店一直在为北京市民解决与锁相关的难题。
“电子锁进入中国已经有40多年历史,最早是用在宾馆酒店。家庭开始普及,是最近十几年的事。”黄永强说,从机械锁到电子锁,核心功能是安全防盗,核心部件还是锁体。
故障困人,多数是因为锁体出了问题。
各大互联网店铺在销售电子门锁时,主要展示酷炫的面板,宣传智能化功能,比如识别快、远程密码、础滨芯片等。而对于电子门锁的锁体本身,以及锁体的最核心部件锁芯、锁舌等,通常安排在宣传页面的最下方。
“防盗是门锁的最核心功能,其他属于辅助功能。”正聊着,黄永强接到一通电话,朋友的电子门锁故障,打不开了,请他安排开锁师傅上门。
“我们平时遇到这种情况非常多,人在家,锁打不开了,不管是指纹、密码、钥匙都不行,原因较多集中在锁舌收不回去了。”黄永强说,现在电子门锁的面板材料,有不少采用的是锌合金,虽然易加工,但强度相对较低。解救开锁时,会导致面板破碎,锁也就不能再用了。
网购平台上销量最好的电子门锁,单价集中在300元到700元之间。但黄永强说,仅一个可靠安全的锁芯,售价就在500元以上。现在的电子门锁,把成本投入到智能设备后,留给锁体的就不多了。在他的门店里,有各式各样的锁体,质量好和差,仅从重量上就有最直观的感受。“可是在网上买锁,消费者只能看见面板,锁体是看不见的,更别说拿在手里掂量了。”
异常开启
系统门锁配合有问题
“正在家睡觉,突然门开了。”“老人在家,门开了,以为有人,吓坏了。”在投诉平台和社交媒体上,有很多对于电子门锁异常开启的话题。
“一般情况下,这是系统出了问题。”黄永强说,电子门锁的开启方式很多,有密码、指纹、卡片等。当系统出现故障,消费者很难预计和判断。
除了系统问题,黄永强还提到了门与锁配合的问题。“现在生产门和生产锁,是不同的厂家,门和锁如果配合不好,安装再不专业,也有可能导致门锁异常开启。”
在《2024年智能门锁消费问卷调研》中,消费者认为其优势在于“识别方式先进”“方便可不带钥匙”“外观设计时尚”“功能丰富”“满足多个生活场景”等方面。
在线下店铺走访时,记者发现店员着重介绍的是指静脉、人脸识别、础辫辫远程遥控等新颖开门方式以及多种“智能功能”。同一个品牌,一款具备猫眼摄像功能的电子门锁,就比不带这项功能的要贵上好几百元。相比之下,关乎产物使用寿命和质量的要点,则不会被过多提及。
门锁夹手
解锁面板距门框太近
骆女士给家里的门新配了一把电子门锁,但最近一次关门时没注意,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四根手指都被夹了一下。家里还有老人小孩,骆女士很怕电子门锁还会出现伤人意外。
骆女士家的门是内开门,电子门锁被安装在了门外侧的右边,因为握把的宽度太宽,和右门框之间连一根手指都容不下。平时,如果用左手关门并不会出现问题,但如果一时没注意用右手关门,握把和门框就会严严实实地把手指夹一下。